同志們:
我街創新發展思路,實現經濟平穩增長,據統計,全年全街農業總產值5.22億元,同比增長5.2%;固定資產投資57.8億元,同比增長7.3%;財政收入完成13157萬元,同比增長6.8%。
2017年,我們團結拼搏,銳意進取,屢獲殊榮。一是我街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二是我街榮獲“清遠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先進單位”稱號;三是金湖社區、瀾水市場榮獲“清遠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示范點”稱號。
2017年,我們統籌發展,精準發力,成績喜人。
一、狠抓征地拆遷,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北江五橋及引道項目工作已全面完成并通車,汕湛高速東城段項目征拆工作已基本完成。北江四橋及引道工程項目、職教一路項目、省職教基地二期項目征拆工作進入沖刺階段。旅游大道、“三舊”改造等項目已基本完成征地,正有序推進拆遷工作。“華南聲谷”項目進展加快,松蘇嶺公園項目開局良好。
二、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經濟協調發展。全力加強文化產業發展,省職教基地將有5所公辦高職院校進駐,以申辦第十六屆省運會為契機擬打造的清遠市奧林匹克中心也將建于省級職業教育示范基地內。積極推動旅游產業提高,牛魚嘴玻璃吊橋正式開通,景區游客量從原來每月4000人次上升到現在的1.8萬人次;黃騰峽、金雞巖、白廟漁村、飛來寺古棧道、清逸園鄉村生態苑等景點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增強。積極推進房地產產業發展,保利天匯、碧桂園江與城、樵順匯豐花園、敏捷東城水岸等大型樓盤銷售火爆。
三、狠抓創文創衛,城鄉人居面貌顯著改善
(一)鐵腕整治污染排放。一是強力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工作落實,整治關閉黃金布磚廠、白廟船廠等一系列污染企業,深入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已關閉禁(限)養區養殖場119個,整改限(適)養區養殖場11個。二是扎實推進水污染治理,對轄區范圍內養殖業、污水處理廠等16家企業和重點水源保護區進行了重點巡查整治。
(二)城市面貌得到改觀。各村(社區)以創文創衛工作為契機,大力開展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和勸導,促使城鄉環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面貌明顯改觀,市民素質明顯提高,我街創文創衛迎國家、省、市、區考核均獲得較好成績,2017年第一次清遠市創文考核評比,我街榮獲全市第一名。我街投入6200萬元對主次干道、內街背巷、黑臭水體、單體樓、閑置土地等88項工程進行綜合整治。聯合開展常態化的“六亂”專項整治活動,共出動執法隊員2120多人次,車輛440車次,有效整治亂擺賣檔口2500多檔,清理亂拉掛2100多幅,勸導車輛有序停放30100車次,查處攤販、商鋪363間,暫扣處置工具及商品等93車;查處違法建設433宗44064㎡,其中,制止277宗19854㎡,拆除156宗24210㎡。
四、堅持務實創新,社會治理工作扎實有效
一是全力化解信訪矛盾糾紛,2017年,我街共接訪來訪、咨詢群眾529人次,來信來訪案件(包括重復訪、勞資糾紛)240宗,其中勞資糾紛案件57宗,市、區交辦、專班案件103宗,“四長”接訪案件8宗,其他來訪72宗。目前已辦結197宗,簽訂息訪書19份,正在調處43宗,結案率為82%。二是扎實推進社會綜合治理,扎實推進“中心+網格化+信息化+部門化”工作體系建設,強化違法犯罪打擊力度和視頻監控建設,積極開展以“平安細胞”建設為重點的平安創建活動和學校周邊環境治安綜合治理行動。強化社區戒毒(康復)工作,加大對吸毒人員管控,凈化社會環境;努力提高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助管理工作水平。三是全面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全面推進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與各村(社區)、職能部門和企業簽訂了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大力開展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檢查整治,深入開展危爆物品寄遞物流清理整治行動。檢查轄區各生產經營單位、企業、幼兒園、“三小”場所共284家,發現隱患242處,其中現場整改151處,發出整改通知書91份,復查通知書91份,整改率達100%。同時,發出《防火安全抽查記錄表》105份,全年度無出現相關重大安全事故隱患的問題。
堅持以人為本,社會民生事業成果豐碩
一是繼續加強計生服務,加大力度宣傳計生政策,特別是加大對“全面二孩”政策的宣傳力度,繼續加強推進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等服務工作,認真落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二是落實民政各項優撫服務,我街共支出五保供養資金163.1萬元,發放低保金231.5萬元、優撫資金174.7萬元、長壽保健金107.27萬元,救濟困難群眾212人次,發放救濟款151.8萬元。三是扎實推進社保服務,落實專人對轄區農村勞動力進行登記并建立臺賬,做好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轉移輸出和各種促進就業工作。受理勞資糾紛案件57件,涉及人員479人,為勞動者追回被拖欠工資共計1200萬元。全力做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其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23279人,合作醫療參保人數41347人。四是全力加強政府服務,堅持“以人為本 服務社群”的宗旨,投入30多萬元進行軟硬件建設,累計接受群眾業務咨詢7292人次,受理各類辦件9105件,辦結率100%,滿意率100%。五是積極完善社區服務,以社區為基點,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到社區服務中,全年共開展活動392場,共服務居民達61564人次。六是切實保障民生事業,投入2500萬元建設蓮塘小學、長埔小學,新教學樓預計新增2520學位;東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選址,正在辦理相關手續,建成后將提供約340個床位。七是全力推進“三農”工作,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全街350戶594人的貧困戶收入全部超過貧困線標準;認真開展土地頒證確權工作,應土地經營權確權的村小組114個,目前已完成93個,完成率82%;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我街的石板紅旗、新星楊巢圍、新橋下西村小組通過了第二批美麗鄉村(整潔村)的驗收;高質量完成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受到市、區主管部門高度肯定。八是全面推行文體建設,舉辦了東城街道“創文杯”青少年五人制足球爭霸賽,各村(社區)舉行了迎春籃球賽、拔河、舞蹈等活動和“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此外,婦聯以村(社區)“婦女之家”和“社區家長學校”為依托,開展家庭教育講座和親子活動。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全面推進黨建各項工作
一是深入開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傳統媒體、新媒體和自媒體等多種宣傳方式,著力營造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濃厚氛圍。在轄區主干道、大型戶外廣告牌、街辦和各村、社區辦公樓LED顯示屏滾動播放展示相關宣傳內容。二是深入開展直接聯系群眾工作。全年共走訪群眾12341戶24291人次,建立民情臺賬48套,收集到熱點難點問題六大類54件,其中43件已提交街辦聯席會議并得到解決。三是進一步加強區域化黨建工作。繼續加強“陽光嘉園”黨群服務平臺,打造中金城投控股有限公司黨支部黨建工作品牌。四是深入推進“正風”行動,加強作風建設。共進行了明查暗訪14次,提醒談話16次,通報批評10人。五是落實黨內關懷機制。共投入68.5萬元到基層黨建工作中,走訪慰問困難黨員220人次。六是充分發揮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組織黨員深入征地拆遷、創文創衛及信訪維穩一線,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此外,雙擁、武裝、統計、外事僑務、工會、婦聯、團委、關工委等工作也取得良好成效。
2017年,我街經濟社會各項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一是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維穩工作壓力較大;二是面對新時期新形勢,黨建工作在統領發展、指導發展、推動發展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三是城市管理仍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創文需要整改的問題還比較多;四是規模工業經濟和支柱產業還比較薄弱,可持續發展的后勁和動力仍不足。由于經濟轉型壓力加大、征地拆遷任務繁重、社會治理責任重大,東城今年的工作任務依然繁重。
為此,2018年,我街將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經濟發展工作,增強經濟綜合實力。緊緊圍繞工作目標和發展定位,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著力提升招商引資水平,繼續引進和培育一批精品樓盤和中高檔住宅小區,整合優化旅游資源,做大做強景區旅游文化品牌,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游,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打造符合東城實際的支柱產業體系。
二、突出抓好重點項目落實,加快城市發展步伐。重點抓好省職教基地二期五所院校的清場交地工作,力爭6月底前5所院校全部交地,全力抓好“三舊”改造、松蘇嶺公園項目、北江四橋及引道工程項目、職教一路項目的征拆工作,促進“華南聲谷”項目早日動工。
三、突出鞏固創文創衛成果,優化城鄉發展環境。切實鞏固深化創文創衛成果,認真落實上級“市場導向、精細管理”的要求,落實城市網格化管理和“門前三包”工作機制;做好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工作;落實河長制工作,保持轄區水資源不受污染;完善群眾休閑活動場所;充分發揮村、社區的作用,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傳,讓群眾自覺參與城市管理。
四、突出提升社會管理水平,營造和諧社會氛圍。堅持以人為本,大力發展教育、三農、醫療等民生事業,創新社會管理機制,扎實推進法治東城建設,全力抓好信訪維穩工作。同時,深入推進“三個重心下移”、農村生產經營創新、“三個平臺”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增強發展活力。
五、突出抓好黨的建設,提高政府執政水平。一是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兩學一做”為契機,全面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領導干部駐點普遍直接聯系群眾制度,為建設幸福美麗新東城提供堅強組織保證。二是深入推進服務型黨組織示范點“三級聯創”工作,繼續加強黨員和干部隊伍的教育培訓,加大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力度,打造一支堅強的干部隊伍。